紅字為正解
單選 |
|
1. 採用融入式課程的方式,既能清楚介紹教科書的「客觀知識技能」,又能邀請學生一同拿「主觀經驗」與這些知識技能對話,甚至質疑、調整、修正這些知識技能。 1. 是 2. 否 |
單選 |
|
2. 融入式課程一定具備有「主軸課程」和「融入議題」。 1. 是 2. 否 |
單選 |
|
3. 「融入議題」通常是與講師和學習者相關的「客觀經驗」,它們可以是個人參與家庭、社團、社區、職場或其他公共事務的感受與想法,也可以是真實世界中的人文、社會與自然環境。 1. 是 2. 否 |
單選 |
|
4. 為利用「融入議題」的行動幫助學習者了解課程內容,講師可以舉實際於社區人文、社會、自然環境與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實例,來加深學員的印象和了解。 1. 是 2. 否 |
單選 |
|
5. 教科書的內容可能和學生真實的生活內容有一段距離,並且可能只呈現世界或社會上優勢族群的觀點,包含了歧視或不公平。 1. 是 2. 否 |
單選 |
|
6. 挑選一門十八週課程中的任一次或幾次融入特定主題,這種融入的設計方式是「單科徹底融合」的方式。 1. 是 2. 否 |
單選 |
|
7. 因為老師學有專精知道哪些知識技能重要,而老師也當過學生所以知道學生的需求,老師亦比較有時間準備課程,所以能循序漸進地規劃學習進度。故可以均由老師來決定學生學習的內容。 1. 是 2. 否 |
單選 |
|
8. 將一門十八週課程的每一次的課,均融入特定主題,這種方式是「單科徹底融合」的設計方式。 1. 是 2. 否 |
單選 |
|
9. 「成人均有清楚的自我概念,也一定知道自己的最佳利益,並且,沒有成人的經驗是會阻礙學習的。」這種觀點符合融入式教學的精神。 1. 是 2. 否 |
單選 |
|
10. 「融入議題」通常是教科書中客觀的知識技能。 1. 是 2. 否 |